尊貴的敏卓林 敏林堪千仁波切表示 : 「佛陀在所有的教授中談到,如果你有慈悲善良的心,如同慈悲,我們都說慈悲是吧;假若你真正具備慈悲的心,一切就會迎刃而解,這,我們稱之為「祈願」。倘若你沒有慈悲心,只是機械般地做大禮拜,供奉酥油燈、金錢、或是鮮花....少了這分慈悲心,你將不可能看到任何效果。」
由寧瑪派諸多持教大德共同主法的寧瑪茉蘭千茉‧世界和平祈願法會,於印度的北部之城菩提迦耶聖地舉辦。坐落於此處的菩提樹,正是佛陀當年開悟、達到寂靜和圓滿智慧的所在。現今,僧眾、修行者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士都聚集於此、將焦點專注於世界和平,並祈求諸有情眾生得於此生體證真正的和平。
釋迦牟尼佛曾指出,眾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總和,也就是說,如果一萬人參加同時參加法會,每個人於法會期間所造善業都將增長一萬倍。
您的慷慨捐獻,將供養上萬僧眾、比丘尼,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參加法會人們的飲食、水電和住所; 大會副主席尊貴的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籲請十方發心護持,植此殊勝福田 !
具恩怙主 令人懷念與感佩的貝諾法王,為了凝聚寧瑪茉蘭千茉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於團結;即使拖著疲憊病痛的肉身,依然年年出席寧瑪茉蘭千茉 !
「我們不能傷害彼此或造成彼此間的問題
從今日起,讓我們一起祈願、一同⋯⋯齊心努力
如此,我們方能實現世界和平的目標。」~尊貴的貝諾法王
( 於寧瑪茉蘭千茉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)
美好法音敏林在臺灣
與你談談金剛經 ( 七 )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口譯| 林生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
"
「我」的對境,仍然存有「自」、「他」二境,本身仍是不清淨、不究竟的。"
接著,佛陀再一次的開示有關於外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者 。然而這六者本身,也只是心的妄念而已,它不是所謂真實的,如實存在於外境的,它只是心的一種妄念。
這一段是如何問答呢 ? 須菩提請示佛:聲聞乘的阿羅漢,證得阿羅漢的果位,在當下,對於外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者,是不是沒有任何的感受呢?
聲聞乘最究竟、最高的果位,就是阿羅漢。但聲聞阿羅漢的境界,其果位與佛的果位是不同的。在修行的境界當中,有二種障礙:一種是煩惱障,另一種是所知障。阿羅漢們經由四聖諦的義理、修持,斷除了一種相較為粗的、厚重的障礙。斷除了這種障礙,便得證阿羅漢的果位。
那麼,在這樣的修行道上,佛講的有所謂的三乘:聲聞、緣覺與菩薩乘。當你進入「聲聞乘」的修行道,依此道修持所證得之究竟果位,即是阿羅漢。至於我們所講的佛的果位,是在「菩薩乘」當中,那麼,依這個菩薩乘去修行,究竟證得的,就是佛的果位。
所謂的緣覺,或是獨覺,是在無佛出世的那一個時代當中,那麼,一些修行者,自己依外在的環境,了悟了十二因緣的緣起義理,修行證悟到緣覺、獨覺,阿羅漢的境界,他們趨入如佛般之無餘涅槃的境界。而聲聞、獨覺在證得阿羅漢的境界之後,會有無數劫之時安住於三摩地那般的境界中,在那當下,阿羅漢整個身體都會化成如森林、山岩、丘陵、山等一般。
但此部金剛經,在三乘的教法當中,是屬於菩薩乘的教法。故而,需知佛與菩薩眾仍會從定中將這些阿羅漢由三摩地定中喚醒,告知阿羅漢:你現在所證得的境界,並非究竟解脫之果位,你應該由三摩地當中出定,好好的再行修持,而得證佛的果位。
當聲聞、緣覺、阿羅漢從三摩地出定之後,且重新再次進入大乘(菩薩乘)的修行之道,對於這樣的行者,被稱說為:「從下乘趨入菩薩乘的菩薩」。 那麼,對於阿羅漢的行者,他所應斷除的是什麼呢 ? 換句話說:阿羅漢有什麼尚未斷除呢 ? 第一個要斷除的,就是證阿羅漢時 ──「我證阿羅漢」這樣的一個意念。
這樣的意念、想法,是不清淨的。這當中,存在著我執。即對細微的執著也是如此,例如:執著眾生也是,執著於壽也是,乃至於執著於人,皆復如是。總體而言,仍然存在著這個「我」,「我」證阿羅漢,「我」已證阿羅漢這樣的意念,如此則仍存在著執著。
在金剛經的經典裏,除了談論到阿羅漢外,進一步也論及聲聞乘裏如入流(須陀洹)、一還(斯陀含)、不還(阿那含)果位,如果證得入流、一還、不還的行者,心裏仍有:我已證得入流,我已證得一還,我已證得不還境界,倘若存在著這樣的想法,仍是不清淨的。
為什麼呢 ? 因為他仍然存在著:「我證阿羅漢」!於此當下,「我」的對境,仍然存在著;但是如果存有「自」、「他」二境,本身仍是不清淨、不究竟的。
佛陀所要提示大家的是什麼呢?佛開示的是:像這樣證得阿羅漢境界的成就者,對我們來講,是不可思議的,具有修證很好的修行功德,具有非常的的能力與神通。然而已證得如此高境界的阿羅漢,內心裏如仍存在著「我」已證得阿羅漢果位,這意念仍是不清淨的。對一般凡夫而言,在修行當中若生起這樣的意念:「我已經如何」,……應瞭知:此為不清淨的意念!
接下來也進一步討論到菩薩的修行境界。
得證初地果位的菩薩,其所具有的功德以及境界,當比聲聞乘的阿羅漢果位更高、更廣。那麼是否證得菩薩初地果位的行者,內心之中也會有「我已經證得菩薩初地果位」之念的行徑呢 ?故而又提及:倘若菩薩達到如此的境界,但是內心之中仍然存有所謂的:我比其他的修行者更殊勝,已經斷除了如何的煩惱障礙等等,已經證得了初地、二地的果位,這樣的意念,其本身仍然是不清淨的意念。
於此中所要表達的義理是:無論是證得阿羅漢的果位,或者是比阿羅漢境界更高的菩薩果位,倘若在當下仍存有我已斷除了如何的煩惱,然後,生起了廣大的功德……,如果仍然存在著一種我慢心與我執,也就是存有一個「我」的念頭,認為「我」是最重要的,「我」是不同於其它的人,我比他人還重要等等……只要有這樣一個些微的「我」的意念,這個念頭,就是所有一切痛苦與障礙的根源。
例如:當我們有了這個「我」,「我」是「有執」存在著,有了這個「我」之後,進一步就有所謂的我的親戚、我的東西、我的朋友、我的公司等念。因為有了這個「我」,所以一切跟「我」相關的東西,全部都連結上了。進一步便於此起了貪心與諸多煩惱。
在金剛經裏面,以甚麼方法開示,以令我們對於「我」不是那麼看重,與執著「我」呢?
「我」,他人,其實是相對的,也就是說,我們在自、他的分別當中,往往認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。譬如:我自己的臉有沒有曬黑、變黑,或者只想著我現在的年紀愈來愈大……我們總是對自己最為關心。但是,對於他人,同樣的,你與他都是人,然而對方如何,你的內心裏不會在乎,兩個人相較起來,你自己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如果我們能將關切自己、以自己為重的意念,也能夠同等的重視那個他(其他的眾生),那麼內在自心的煩惱,相對的將會降低。
過於重視「我」,卻不知所有一切的煩惱、辛苦,皆從此處產生。
正好像為了這個「我」,故而必須工作,必須做生意;為了這個「我」,甚至必須傷害眾生,進而引起種種事端或戰亂。所有的一切,皆從這個「我」所引致的。然而對一般眾生而言,無非以己為重,總認為自己是最重要的,而一切都只為了得致自己的快樂與權益。
(弟子提問):
弟子:從「為利眾生願成佛」的想法,若是反過來,希望大家都成佛,然後再來度化我,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嗎?若是於此期間,仍持續幫助、利益、護持對境呢 ?
師:一般我們講:發心有三種發心。
第一種是發願要自己先成佛,之後救渡一切眾生。
第二種發心,則如大家同搭一條船,所有的眾生與自己一起成佛。
第三種發心,如同牧羊人一樣,牧羊人驅趕羊群,先渡脫這些羊群到達目的地之後,自己方成佛;也就是說:願讓一切有情眾生成佛之後,自己才發願成佛。
在這三種發心中,第三種牧羊人的發心:是最殊勝的。而第二種如渡船的船師一般的舟子發心,是願眾生與自己,同時達到解脫。那麼,較下乘的,是第一種願自己先成佛果後,再渡脫眾生的發心。
因為在那當下,仍具有「我執」,也就是以「我」為最重要的;我先成就或先成佛後,再來渡化眾生。
弟子:如果對境是長輩或上司,但因其執著而誤會責備我們,我們應如何對應 ?
師:在那種環境之下,例如:在我們辦公室裏,我們的上司、老闆,常常輕易的冤枉我們,責備我們;在那當下,如果我們能夠出自於內心而無造作的修持忍辱,這是非常好的。因為一切積聚福德的法門當中,忍辱最是最殊勝的修持。經由忍辱所積聚的福德,會讓我們的來生,得到非常莊嚴的身形。忍辱有許多種,譬如說:我們在學法上面,我們對於法不了解,在不了解的當下,以不放棄、不斷的學習、深入,這也是一種,稱為法忍。
弟子:於剛剛的問題裏,若是一味如此忍辱,忍到畏懼對方所具有的權力等等,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辱,而到後來卻於事無補,對自己更形傷害,那怎麼辦?
師:最好的方式是能夠讓自已不斷的修持忍辱,如果有一天真的忍不下來,那就好好的跟對方吵一架。可以這麼想:如果有環境可以修忍辱,是非常好的!佛住世時,那些修行者如聲聞、菩薩眾等,他們想要修忍辱,但是卻沒有忍辱的對境,因為要修忍辱總要有個對境來傷害你,所以那時的行者往往要設法找到修忍辱的對境。
弟子:請問仁波切,在剛提到的我執、法執,以及所提到的二種障礙:所知障與煩惱障,這兩者之間,障礙與執著是否有何關聯?
師:此二者之間有很大的關聯,一般而言:人我執,其相對產生的是煩惱障,與煩惱障有很大的關聯。而所謂的法我執,指的就是,(例如說):這是我的──我的桌子、我的儀軌、我的花、我的什麼東西等等,乃至於外境的一切,這些都是法我執,與所知障相關聯。當我們對於外在的法,這種妄念,即這個法是真實的這個念頭,能夠斷除時,當下,所知障即跟著斷除。
那麼,所謂的人我執,也就是執著於自我。因此,所謂的我執,就是執著於五蘊是個真實的「我」的這個執著,這個「我執」沒有斷除,煩惱障就沒有斷除。
事實上,除了這二者以外,再也沒有能夠產生煩惱之生處,一切的煩惱皆自此二者而來的。對於這二者,需了解到:這二者都是「無我」的,所以需證悟無我的利益,或者,需了解到:這二者都是虛妄不實的!
( part7~待續)
§ 相關延伸閱讀: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 (1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4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2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1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3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30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4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27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5)】 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03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6ˊ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567
◎圖文版權所有‧ 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台灣辦事處‧敏林堪千仁波切唯一中文官網:【敏林堪千仁波切官方部落格─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,謝謝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