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你做甚麼,應該總是採取中觀的觀點;亦即沒有正世俗( 正確的相對真理 ),也沒倒世俗( 不正確的相對真理),而是超越四邊的 ( 有、無、非有、非無 )!─敏卓林堪千仁波切
( 圖為尊貴的 敏林堪千仁波切於越南與請法僧眾合影 )
【美好法音‧敏林在臺灣】
與你談談金剛經--( 四 )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口譯| 林昇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
‘’如果沒有菩提心的這種慈心、以及利他的意念,
縱使你身上穿著出家眾的法衣,是一位比丘、阿尼或是沙彌,
但你仍然不算是一個追隨著佛陀利他之心的行者。"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現在我們發心來請領教法。內心裏生起:願 ─ 自、他及一切眾生,能夠淨除一切的無知、無明,願究竟成佛而來聽聞、請領教法。
之前所講述的,大家今天來聽聞教法,能不能成為一種善行,完全取決於發心。不論是金剛經的教法,或是經部大乘的教法,如果說不用發菩提心就能夠修持,這都不是正確的。在佛法修行中如果沒有菩提心,正如一個人沒有心。因此,於修行中,沒有比菩提心更重要的了。
什麼叫做菩提心呢?
所謂的菩提心,就是從我們自己內心的深處,真正生起要利益他人的意念,以及,進一步的去行使利他的行為,這稱為菩提心。因此,所謂的正法,指的也就是:利他之心,以及利他之行。
故而我們說:利他之心很重要。如果出於一種惡的意念,縱使你持誦咒語,禮敬諸佛……你做各種的法行,於此當下,這都不是修行。如果沒有菩提心的慈心、以及利他的意念,縱使你身上穿著出家眾的法衣,是一位比丘、阿尼、或是沙彌,但仍然不算是一個追隨著佛陀利他之心的行者。
於佛的經典當中有這樣的一個開示:倘若將來的眾生,內心裏只懷著惡念,而去傷害其他有情眾生。對於這樣的一個眾生,佛說:「這不是我的弟子,我也不是他的導師。」
因此,一個行者,自己內心懷想著:我是一個佛弟子,我是一個金剛乘的行者,我是一個如何如何的行者等等。倘若執持著這樣的一個念頭或意念,其實這種意念並不是那麼重要。
因為,一個所謂的真正佛弟子,就是對於佛所說的種種教法,如:戒律、菩提心等等,一定能夠如實的去修持、生起,這樣的意義才能稱為佛的心子、佛子,而不單只是外相上的穿著,或自認我是顯宗、密乘的弟子等等,這些外相不是那麼重要。
我個人研究讀了許多經典,於這些經典的教授中,關於心的部份:以如何的意念、動機、發心來修行的這個部份,是一切法當中,所開示的最重要的部份。
這些並非我在這邊跟你們這樣講,只是隨口說說,喔,就是這個樣子。而是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如實的去思惟,即可以確認:確實是這個樣子。因為如果我們對於自心,不能夠好好的去做抉擇,甚至連自己不好的習性都無法調伏,那麼我們很像是自己在欺騙自己。
當我們真正出自內心行事時,自心會有一種非常非常歡喜的覺受;同樣的,以這樣的真誠去對待眾生的時候,他人對你,也會生起歡喜的意念。此際,自、他雙方面於心所生起的歡喜,是同等的,可以嘗試從這方面去了解。因此,無論在做任何事情,內心秉持著一種善的意念,在佛法的修行上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
現在我們談談金剛經中有關功德利益(品)的部分。
此處我們講到:曾有一位對佛法善解、深入了解的人,他與朋友去找一位懂得看手相的婆羅門命相師,而這位婆羅門命相師可以自手上的掌紋來預測未來。
因此,他與朋友就請教婆羅門命相師,兩人未來的際遇是如何呢?未來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障礙?會有什麼樣值得歡喜的情境?這位婆羅門命相師於是為他們兩人做了預測:你們兩人在未來這段時間,非常的平順,也非常的好,但是在十五年之後,你們兩人將會死亡。
婆羅門命相師為他們做了預測後,兩人回返住處。回去以後,對婆羅門命相師所講的,內心裏並未深信。但是,十五年後,其中對於佛法較為善解者仍活者,但他的朋友已死亡了。
此時,這位尚未死亡,又對佛法非常善巧的人,他的心裏生起了一絲恐懼,他想:我的朋友真的死了,也許我也會如同婆羅門所說的真的死亡。於是,他再一次到這位婆羅門命相師之處,並問婆羅門:當年,你預測我和朋友兩人於十五年後將會死亡。那麼,現在這件事情好像是真實的,因為,我的朋友已死了。請問我該怎麼辦呢?婆羅門命相師也沒甚麼解決之道。於是這位善巧佛法者,請求這位婆羅門送他至藏有很多書籍( 類似現今圖書館 )的地方。這位婆羅門,就將此人送至自己於他處的一個藏經閣中。
在這個藏經閣處,藏有許多佛所說的經典。然而此人一點也不了解置於此藏經閣中佛所留下的種種法門。雖然,此人不了解這裏面有什麼法門,但是,他內心裏生起了如此之祈願:「雖然我即將面臨死亡,但是,在這當中,是願任何能夠利益眾生的法教,祈願我能得致並了解。」
此人在心裏如此發願之後,就隨意的取了一本經書,而他讀誦的就是這本《金剛經》。而他也自內心生起了堅定的信心,每天讀誦、禮敬著《金剛經》。於此之後,他再次回到先前向他預言十五年後會死亡的婆羅門面前,並請婆羅門命相師再度觀察:到底他的生命會如何?是會在此時死亡呢?還是已有絲毫的改變了?婆羅門相師在觀察後,覺得非常的訝異,因為命中原本註定的一些現象完全的改變了,且變成具有非常大的福報,非常長壽等等的命相。
於是,這個人於此生,就不斷的憶持《金剛經》的教誨,並將其自身讀誦及理解之《金剛經》,進一步的教導他人,讓他人得到《金剛經》之益,真正了解《金剛經》的修持方法,而金剛經的教法,也如此持續的、不斷的流傳了下來。
那麼,在《金剛經》裏,其教法的開示,與其它的經典相較是有些不一樣的。它將佛法的精義,以另外一種表達的方式來詮釋。在其他如中觀的教典裏,是由理智的定別上去解說心的真實性、心的究竟義理。但是,佛所說的一切教法,最終的目的,都是要我們了解自心的究竟義理。
至於在中觀理哲的定別上,例如說:我們眼前所看到的桌子,那麼,去如實的觀察:所謂桌子的存在,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?所謂理哲的定別即是這方面的意思。例如:桌子上的杯子到底存在哪裡?是手把稱為杯子呢?還是圓圓的部份稱為杯子?如實觀察後,無法找到一個稱為「杯子」的東西之真實存在,藉著如此的方式去了解中觀的義理。
有關中觀方面理哲部份的教理,就如同《入菩薩行論─第九品般若品》所講及。但是,在金剛經裏,其所闡釋的方法,是用另外的、不一樣的方式闡釋。( part 4 )
§ 相關延伸閱讀: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 (1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4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2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1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3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30
◎圖文版權所有‧ 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對唯一中文官網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( The Eastern Sun Group‧敏卓林佛學院編輯團隊),謝謝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