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你談談金剛經--(二)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口譯| 林ㄕㄥ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
"於藏文中「多傑倔巴」;「倔巴」意即「斷」,為斬斷的意思。
意表金剛非常銳利,能夠斬斷所有一切物。而「斷」,即是斷除自心中的無明、無知。
是以,金剛,即是譬喻「佛的智慧」。"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口譯| 林ㄕㄥ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
"於藏文中「多傑倔巴」;「倔巴」意即「斷」,為斬斷的意思。
意表金剛非常銳利,能夠斬斷所有一切物。而「斷」,即是斷除自心中的無明、無知。
是以,金剛,即是譬喻「佛的智慧」。"
我們現在講金剛經。
首先,就經文之經題--「金剛經」作解說。
所謂的「金剛」,實際上代表的,是佛的一切智。我們只是藉由文字來詮釋、表達佛所具有的一切智,以及所具有的一切圓滿殊勝之功德。所以於藏文中「多傑倔巴」;「倔巴」意即「斷」,為斬斷的意思。
為什麼用「斷」字?意表金剛非常銳利,能夠斬斷所有一切物。而「斷」,斷甚麼呢?斷眾生內心中的無明、無知,將不能了悟的種種予以斷除。是以,所謂的斷,即是斷除自心中的無明、無知。
是以,金剛,即是譬喻「佛的智慧」。
什麼是智慧呢?可以說是:「內心的無明完全淨除」;如此的一種清淨、沒有不了知的一切智慧。而佛和眾生的差別也就在此。
佛,具足一切智慧,眾生則處於無知的狀態,這是佛和眾生最主要的差別。至於其他種種差別,都是細節支分的部分。
佛陀昔時經由修行而證悟一切智慧。然而佛陀是如何藉由修行以達至一切智的證悟呢?
為了眾生,所以佛陀如實地教授、講授「金剛經」的法門。希望眾生亦如其依止,而證悟一切智。
這便如同:昨天自己煮了一道非常豐盛的美食,想到了如此美味的食物,便將方法寫下來。首先應放多少油、如何烹食、調味等。將它逐一寫下,而能做出這樣的一道菜。亦如當今有人將自己的減肥經驗記下,從而教導他人如何瘦身。因此,在金剛經中所講述的,無非是教導我們:如何自無知的狀態、以及煩惱面中解脫。
因此,於經文中,一開始即「頂禮」,為禮讚的偈。
然而這段禮敬文是在藏文版中才具有的,梵文中並無禮讚偈頌。由於當初佛陀的經典皆以印度的古梵文方式記錄,故由梵文譯持藏文時,便有了一套翻譯的規矩。因此,從一部經論,一開始,便由禮讚偈去察看,極可立即了解到此部典籍到底是屬於經、部、律、或論 。
故於此部經中,一開始的禮讚---頂禮:一切諸佛及菩薩眾。
以此頂禮的方式:
禮敬---「一切諸佛菩薩眾。」這是屬於經部的教言。因此,心的《金剛經》屬於「經」。
所有的經典,皆是由佛與其身旁之弟子如聲聞、圓覺比丘眾等在問答之間的開示。一如《金剛經》,即是須菩提向佛請示後,佛作回答,於此一問一答間,開始了《金剛經》。
倘若為論典,一開始的禮敬文便是:「頂禮文殊菩薩」;頂禮「文殊孺童」。
為什麼呢?因為一般的論典,它的義理是很深奧的,雖然內容諸多提及「心」,但主要仍是依憑眾生不同的根器而作開示。
是以,於論典之前,頂禮「文殊菩薩」。
如果屬於「律」,初始的禮讚則單是「頂禮」。
於律中,言及了佛陀開示比丘、比丘尼眾,四眾之生活行儀當中應如何規範的教言。因此,由藏文中的引題,亦即一開始的禮讚文部分,即可瞭解屬於經、律、論的哪一部分。
以此頂禮的方式:
禮敬---「一切諸佛菩薩眾。」這是屬於經部的教言。因此,心的《金剛經》屬於「經」。
所有的經典,皆是由佛與其身旁之弟子如聲聞、圓覺比丘眾等在問答之間的開示。一如《金剛經》,即是須菩提向佛請示後,佛作回答,於此一問一答間,開始了《金剛經》。
倘若為論典,一開始的禮敬文便是:「頂禮文殊菩薩」;頂禮「文殊孺童」。
為什麼呢?因為一般的論典,它的義理是很深奧的,雖然內容諸多提及「心」,但主要仍是依憑眾生不同的根器而作開示。
是以,於論典之前,頂禮「文殊菩薩」。
如果屬於「律」,初始的禮讚則單是「頂禮」。
於律中,言及了佛陀開示比丘、比丘尼眾,四眾之生活行儀當中應如何規範的教言。因此,由藏文中的引題,亦即一開始的禮讚文部分,即可瞭解屬於經、律、論的哪一部分。
佛陀與這些聲聞、圓覺眾於當時講述金剛經時,所處之處,是在舍衛城(舍衛國)。大概於現今的瓦拉那西。當時,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眾一起。
經文的講述是在當時、某日,佛陀於舍衛城托缽乞食後,回到法座上,開始宣說教法。之後,須菩提即起座,先向佛陀三頂禮後,即向佛陀請法。
須菩提請示的問題是什麼呢?他請示佛陀:「佛啊!您是如何的教授這些菩薩眾們來修行?而這些菩薩眾依著您的修行方式,亦能真實的利益其他眾生。那麼,到底是如何的一種修行方式呢?」
於此問答之間,佛陀進一步開示了:你認為的『心』,我們所需好好控制與調伏的自心,這樣的觀念和想法本身並非完全正確啊。
各位如果讀過《中觀》的一些論點,對於中觀論點的思維方式稍有了解,也許於此問答間所表達的意涵,便能夠稍微了知。其表達方式是十分類似的。
於中觀中提及了自心產生了各種清淨或不清淨的意念,也就是說,當我們認為「心生清淨或不清淨」時,無論是清淨或不清淨的意念,單單這見解,即非正確的見地。
為什麼呢?因為中觀云及:「吾人要斷、止一切煩惱」,有這樣的偈子。就斷一切煩惱意念的層次而言,內心所引無論是善、清淨的意念,諸如:如何利益眾生,如何修法、修行等等,這些意念本身也非為清淨的意念。
反過來想:「要斷一切妄念,是否一如土石、木頭般不具任何意念的狀態呢?」也不是如此。
經文的講述是在當時、某日,佛陀於舍衛城托缽乞食後,回到法座上,開始宣說教法。之後,須菩提即起座,先向佛陀三頂禮後,即向佛陀請法。
須菩提請示的問題是什麼呢?他請示佛陀:「佛啊!您是如何的教授這些菩薩眾們來修行?而這些菩薩眾依著您的修行方式,亦能真實的利益其他眾生。那麼,到底是如何的一種修行方式呢?」
於此問答之間,佛陀進一步開示了:你認為的『心』,我們所需好好控制與調伏的自心,這樣的觀念和想法本身並非完全正確啊。
各位如果讀過《中觀》的一些論點,對於中觀論點的思維方式稍有了解,也許於此問答間所表達的意涵,便能夠稍微了知。其表達方式是十分類似的。
於中觀中提及了自心產生了各種清淨或不清淨的意念,也就是說,當我們認為「心生清淨或不清淨」時,無論是清淨或不清淨的意念,單單這見解,即非正確的見地。
為什麼呢?因為中觀云及:「吾人要斷、止一切煩惱」,有這樣的偈子。就斷一切煩惱意念的層次而言,內心所引無論是善、清淨的意念,諸如:如何利益眾生,如何修法、修行等等,這些意念本身也非為清淨的意念。
反過來想:「要斷一切妄念,是否一如土石、木頭般不具任何意念的狀態呢?」也不是如此。
所以,何謂「斷一切妄念」?為什麼要斷一切妄念?如何斷之?
由於我們所有的一切痛苦、煩惱,皆是源自妄念引致。因此,我們雖然生起清淨的意念,但這些清淨的妄念,也會引致內心煩惱與不快樂的意念。
就如我們說「貪愛」和「執著」,其本質是一樣的。
當我們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對境時,於此,內心起了一個喜愛、執著的意念,故云貪愛執著屬於相同的本質。故而當內心對清淨的意念起了貪愛執著,那麼,這樣的一個心念,其與貪愛、執著的本質無異。
例如心的本質、覺性。在修持或禪定中,我們時時刻刻安住在自性的本質與覺性上。但是,於真正的修行時,我們的心往往卻產生了各種散亂的情境。譬如,在那當下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境,當下的心便散亂了精神,對境相起了貪執等等;心已無法安住於心的本質與覺性上。因此,這是在修行中,吾人真正需要善自觀察之處。
貳--二》/ 2004/12/25 ~27於文化大夏館】
由於我們所有的一切痛苦、煩惱,皆是源自妄念引致。因此,我們雖然生起清淨的意念,但這些清淨的妄念,也會引致內心煩惱與不快樂的意念。
就如我們說「貪愛」和「執著」,其本質是一樣的。
當我們看到自己所喜歡的對境時,於此,內心起了一個喜愛、執著的意念,故云貪愛執著屬於相同的本質。故而當內心對清淨的意念起了貪愛執著,那麼,這樣的一個心念,其與貪愛、執著的本質無異。
例如心的本質、覺性。在修持或禪定中,我們時時刻刻安住在自性的本質與覺性上。但是,於真正的修行時,我們的心往往卻產生了各種散亂的情境。譬如,在那當下遇到了一個喜歡的境,當下的心便散亂了精神,對境相起了貪執等等;心已無法安住於心的本質與覺性上。因此,這是在修行中,吾人真正需要善自觀察之處。
貳--二》/ 2004/12/25 ~27於文化大夏館】
◎版權所有‧ 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對唯一中文官網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( The Eastern Sun Group‧敏卓林佛學院編輯團隊),謝謝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