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貴的 敏卓林堪千仁波切 籲請十方護持2011第二十二屆寧瑪茉蘭千茉世界和平大法會 ( 2011/2/3 ~ 2/13 ) :「一切諸法由緣生、住於希求之頂尖,何人所作諸祈願,彼乃如是而成就」若能結合清淨祈願,將能積聚自己與他人之大力資糧、外內之具信者為緣取善根而奉獻之信財等物亦不成浪費 ~~祈願諸位「積聚此圓滿資糧之殊勝福田」與「吾等舊譯寧瑪派六大寺之所有寺院」一如水乳交融,致教法亦於未來直至虛空常存持續保持,饒益有情!」~~敏林堪千仁波切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theeasternsun-khenchen/...

  

尊貴的敏林堪千仁波切發表今年(2010)敏林金薩覺智之旅之蒞臺教授感言,以及對行者修行上之提醒~~這次弘法之旅不是結束,而是另一個緣起之開始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 美好法音敏林在臺灣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與你談談金剛經 ( 六 )

    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     口譯| 林生茂居士
    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 
 

" 對於修行上最究竟的境界而言,所謂的「法」與「非法」,這二者需要完全的捨棄! "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一般,當我們說:
我在修行、修持時,開始之初,要能夠吸引自己的意念去做修持是困難的。然而,當能了解或體會如何去修持的道理時,進一步,修行就會變得較為容易。

問:請問仁波切,遠離「能所二執」的大成就者,何以仍會落入因果 ?
師:事實上,如果真的斷除了「能執的自心」與「所執的對境」之二元執著,所謂的因果狀態,其實已經泯除了。
一般我們在面對對境時,因果的狀態是什麼呢 ?是緣於擁有一個執著「我」的這個自心、一個所知的外境;也就是說,能執的自心,對於所執的境產生了所謂的因果。當你真正了解到:能執所執二者已完全都放下了,亦即完全斷除、捨棄二者,那麼,因果將不再顯現。換句話說:當沒有能執的此方與所執的彼方時,其實已經沒有一切了。

問:既是如此,再請教仁波切,何以蓮師會說:『行的舉止如同粉末一樣的細?」蓮師也是位大成就者,那麼一如蓮師也還有能所執著的分別嗎 ?

師:這並非意謂著蓮師具有能所二元的心性,所以在因果上有微細的取捨。一如釋尊;佛與蓮師,都是得到究竟成就的證悟者,只是為了教導我們於修行上的道路應如此行持─也就是要於因果上細微的去取捨,這是對初機修行的行者所做的開示。否則我們會很容易落入修行的錯誤觀念,誤以為蓮花生大士,也捨棄了一切的行,而不在乎因果,所以我們亦可如斯修行的錯誤想法。因此,不論是佛陀或蓮師,都只是為了教導我們所應遵循的修行方式。對眾生而言,這是需要的借鏡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接著,須菩提又再次請教佛陀:於佛滅五百年後,是否有眾生聽聞金剛經的教法 ? 是否有眾生修持金剛經的教法 ? 眾生是否能夠真正生起信心呢?
須菩提何以如此問呢?因為,在未來、於佛滅度後的五百年,將是一個比較惡劣的時代,也就是所謂的五濁惡世,而佛住世時,相對則是個較好的時代。

在佛陀法王仍然住世時,有任何的疑問可以直接向佛陀請益;佛住世時,身邊有著如舍利弗尊者、目犍蓮尊者等等具有智慧的僧眾。
於佛陀住世的時代,真正的修行人,對於所聽受與修行的教法能夠如實的得到法益。對照於現代,已與佛陀住世之際相差甚鉅了。雖然教法的內容是相同的,但現代的環境對眾生而言,卻沒有空暇如實修持。在修行上,真正能夠如實修持,或者有殊勝的導師做講解、帶領修持等,這樣的環境其實已經不具備了。同樣的,眾生心中所具有的種種煩惱,也與過去不盡相同。因此,在現代,想要真正的如實修持,相對之下顯然十分困難,儘管目前佛法看來仍然非常興盛。

然而佛陀回覆須菩提:「不要這樣子說 ! 不要說五百年後,是否有眾生能夠聽聞教法而生信心,或依此教法而修持,不要有這樣的意念想法。」
在五百世之後,雖然屆時修持金剛經教法的眾生較少,但在末法時代,眾生聞受金剛經的義理,乃至能於其中一個偈誦去修持,那麼修持一天的利益,將相當於佛住世之時,修持二、三十年的功德利益。主要的原因是 :昔日的環境,眾生心中的煩惱欲念不似現在這麼多。
以前的時代,聽到法,很容易生起信心去修持。然而目前的時代環境,眾生於聽聞教法之後,能夠真正生起信心是非常困難與稀少的。特別是,縱使你想修持,那麼真正能夠給予無誤開示與教授的導師,也越來越稀少。
然而,於末法時代,卻會有無數的佛與菩薩的化身來到這個時代弘揚佛法。
為什麼呢 ? 因為,於末法時代,眾生種種的痛苦煩惱非常的熾盛,以此緣故,會有更多佛菩薩的化身於此世間饒益眾生。

這些化身的菩薩眾們,為了對眾生宣揚佛陀的教法,他們對於金剛經中的一字一句,內心能夠生起信心,這是緣於其具無量的福德之故。在這個時代,這樣的菩薩,其本身是不具我執與煩惱的。
因此,他不會執著於「我」相,不會執著於眾生相,也不會執著於壽相,其已離種種煩惱。所以,儘管看起來與眾生無異,但是與一般的眾生是不一樣的,乃因其已離種種的煩惱之故。這樣的佛的化身,不單單是以一個非常莊嚴的眾生身形顯現,事實上這是非常微細的,化身的菩薩眾們以人的身相,以出家眾的身相,以各種微細的身相示現。也就是說,佛的化身,是由哪一個角度能夠利益眾生,就以那一個方式顯現。

舉個比方:以古代的環境而喻。過去的時代,做生意、做買賣和我們這個時代是不一樣的。所以在古代,為了到海中取得金銀珠寶,往往需經由五年的長期時間於海上漂蕩,甚至一趟來回就是十二年的時間。也就是說:一旦出海,往往會有多年不再看過大地,而長期於海上飄泊。
因此,對於這樣漫長期間沒有接觸到陸地,看不到山林,看不到家園屋舍,時時刻刻所見者,除了大海與虛空外,沒有他物的人而言,內心難免會產生憂傷的情境。然而,在那樣的環境之下,有時,佛的化身,會一如海市蜃樓般的境界化現,以利益這些長期沒有接觸到陸地的眾生。
譬如:佛會化現出一個小島,讓這些船隻有個靠岸的地方休息幾天後再重新出發。由於眾生需要這樣的小島,因而佛化身成為島;需要花、山林,需要水,乃至於河流等,依眾生所需而現。因此,在未來這個時代,為了發揚佛陀金剛經教義的緣故,諸佛菩薩眾,也會以菩薩隨喜發心,而來到這個世間。這樣的菩薩眾,對於所有的法與非法,此二者已完全理解。

如上所述,金剛經裡此段的開示意義是什麼呢 ?
總而言之,佛陀於此所欲開示的,是指對於修行上最究竟的境界而言,所謂的「法」與「非法」,這二者需要完全的捨棄!

那麼,對於佛所說的法,以及與佛所說的法不相應者 ( 非法 ),如何的去斷除呢 ?
我們現在的痛苦輪迴,就如同大海一般 ; 而佛法,一如船舶,在我們渡脫了痛苦的輪迴大海後,這個船就不再需要了。當你修行達到真正的彼岸後,那麼,你所依止的這個法,也必須放下。

所謂的佛,從勝義諦的見地而言,並非自另外的他處去尋找而能得致。而是從我們的自心,如實的斷除一切垢、蔽之後,於當下成就成佛。因此,所謂的如來藏,也就是我們的心、我們的覺性本質,其與自心體性二者是相同的。

譬如:太陽即使被烏雲遮蔽,但是太陽不會因烏雲的遮蔽而變成黑色,或者喪失其光芒。其實烏雲就像我們的無知、無明與惡業、障礙等,因此,在《寶性論》裏提及:眾生皆具如來藏性;也就是說:眾生的心中皆具有佛的體性。或有人說:眾生心中具有佛性,這也同樣意謂著眾生於「心」的體性,本來就是清淨、沒有任何的垢染障蔽。只是因為無知、不了解的緣故,所以顯現出具有諸多的惡業與垢蔽。所以,當這些烏雲遮蔽完全清淨後,太陽的光明也將完全的顯露。在這當下我們說:喔,成佛證道了;或謂已如實了悟了自心的體性!

所以,心的體性,並非說:心,看見心的自身。而是心已如實了悟:所有的一切外境,都是自心迷惑的顯現,這就是見「自心的本性」。

由於自心對於心的體性,無法好好運用的緣故,於是產生了各種的煩惱、妄念,以及各種的惡業、障蔽。這些妄念、煩憂,並不是從另外一個外境、或另外一個地方產生的,乃皆自自「心」起心動念所致。所以月稱菩薩曾說:心的妄念,如同大海的波濤一樣,當海浪生湧時,波濤亦隨湧而起。

故而我們需要瞭知的是:自心的體性,是沒有任何垢染的。它本身就是清淨。能對一切的法、非法,如實的了知,就是證佛的果位。

最後,須菩提又再一次向佛請益。其所提問的問題,是須菩提自己內心所想:到底,佛有沒有說法呢 ? 有沒有佛說法這回事 ? 如斯向佛請益。
當我們提及佛說法,或謂佛為眾生之故教授佛法。然而從真實義諦上去思惟,事實上,佛不曾說法。那麼,所謂我們看到佛在說法的顯示,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?
其實,這是眾生業力的顯現,也是相應眾生意念的一種向心力。對佛而言,並沒有說:現在是佛說法的時刻,或是現在沒有佛說法的區別。

在我們說:佛無所說法。但是在這當下,眾生因為自「業」,看到佛說法的影像 ; 那麼佛無所說法,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 ? 這指的是佛法身的境界。佛具有法身、報身、化三身。佛於外在世間的身像,這是化成的身像。就像我們現在看到佛穿著出家僧眾的僧袍的身形,這是佛的化身。

 佛的內在則具有圓滿報身之完美身像。這樣的圓滿報身,安住於佛的清淨淨土中。佛圓滿報身所顯現的是:身上具有十三種裝嚴圓滿的嚴飾 ----其涵括了佛頂上的佛冠、手環、臂環等等,共有十三種寶莊嚴。

第三個是佛的法身。法身已非吾人可見。
法身指的是什麼呢 ? 法身意指佛的心、佛的智慧。如此,我們說:佛具有三種不同的身形。佛的化身,就如同釋迦牟尼佛示現在菩提金剛座證悟成佛。成佛之後,三轉法輪,度化眾生等之情形。化身示現在世間證悟成佛,三轉法輪度化眾生之後就結束,不再授法。但是,報身的境界,則在淨土中日夜無眠,一切時中不斷的於淨土說法。至於法身,並沒有所謂的傳法、說法。法身所指的是佛的心。

現在,從法的化身之身形來談。
就法的真實面而言,佛無所說法。
然而就世間法,則謂佛有說法。在那當下,佛的內心,或具有不清淨的念。
佛雖無所說法,然而眾生卻能見到佛說種種的法,這是因為:眾生各自之業的業顯。故而從佛的角度來看,佛沒有所謂的成佛與不成佛之事。
總歸其義理為:無謂清淨的現象,或是不清淨的現象;一切都是自心所展現與迷惑的現象。金剛經為了革除我們執著佛有所說法的概念,所以自反面切入,指出佛無所說法。

佛陀再向須菩提開示,佛問須菩提:如果這個世間,有善男子、善女人眾生,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銀珠寶之七寶來做佈施,那麼,這樣的福德,與能夠受持金剛經一偈、一句的修持,這二者的福德,哪一個較大?
此段是講述金剛經的重要性,以及修持金剛經之利益。

須菩提回答:能夠修持金剛經的一句一偈,它的福德較大。

佛說:是的,須菩提,你所說的是正確的。能夠依循金剛經修持,這個福德,較之以充滿三界的一切七寶來做佈施,福德將更為廣大。同時,不單僅只是你自身如實修持,乃至於你將金剛經中一句的義理,為他人宣說,其福德也是如斯廣大。這裏面所提到的「福德」,在藏文中有「功德」的意思,意謂不單單只是些微的福報,它是非常廣大的福德的聚集。故而佛陀如此開示:能夠在這樣的法義上如實修持的有情眾生,那麼在這一生所聚集之福德是不可思量的。

那麼,有些人可能在這時就生起了疑惑 :佛陀在金剛經裏,到底為什麼要如此開示呢? 為什麼金剛經具有這麼大的利益呢 ?
乃因佛所說的教法,正如同金剛;而金剛本身則具有七種特質。
這七種特質提及了 : 金剛是非常堅固、銳利的,具有能夠摧毀對境等之七種特質。所以,金剛經在藏文裏稱「多傑覺巴」,「多傑」─金剛,當譬喻經文中所說的法,用的則是「金剛斷」這個字。總之,譬喻佛陀教授的教法,亦如同金剛一般。

在印度有很多蚊子,印度的電視上曾有能夠燻蚊子的一種宣傳廣告。廣告講:如果有這種蚊香,就不會受到蚊子的傷害。有個人一看這個廣告,就趕緊到市場買了這種蚊香,買回來後就把它吃下去了。 ( 眾笑 )

然而,如同此人的信念,我們如果能夠依止像金剛一般的教法,如實的去修持,那麼對於自己內心裏種種的惡念、妄念,就能夠摧毀。故而藏文稱金剛經為「多傑覺巴」,意思就是:「如果能如實依止這個教法去修持,在這樣的金剛智慧中,沒有不能摧毀的各種惡念與妄念。」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(上師蹤影 )) : 尊貴的敏林堪千仁波切於2010 年 12月17日飛抵不丹 Pema Woseling Mnastery 作數日之弘法, 預定於20日返回印度

§ 相關延伸閱讀 

   【 與你談談金剛經 (1)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4

  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2)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1

  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3)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30

  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4)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27

  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5)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603

  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7)】 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3558

 

 

圖文版權所有‧ 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對唯一中文官網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( The Eastern Sun  Group‧敏卓林佛學院編輯團隊),謝謝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sternSun 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