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卓林見即解脫天降舍利塔上的釋尊像;瞧,小白鴿正自在的佇立於釋尊之旁,霎時間,已相應了世界和平‧萬物相融的本願

 

     【美好法音‧敏林在臺灣】 

    與你談談金剛經--( 三 )   

 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
口譯| 林昇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
" 在這部金剛經中,其實並未同時開示很多複雜的、或不同的修持方法。

它所教授開示的是什麼呢 ?

是「如何轉變自心」,「如何讓我們從心中增長功德」。"

 .....................

這就好像說:當心安住於面前的紅布時,於此同時,你的心就沒有辦法安住到另一個黑色的物件上。也就是說:於禪修當中,我們的心安住在剛才所講的意念中時,即無法再散亂的轉到另一念頭上。
因此,在中觀裏講及:我們要斷一切的念頭。
然而斷一切的念頭( 並非一定是妄念),指的就是:在禪修的當下,心要如實安住於所修持的佛法上。所以,會干擾到心安住於本體中的一切的念頭,都要放棄。

故而於此教法,佛陀提及:在我們修行當中,如果你有這樣的意念 :「我要如何的去守持 ── 包括自已的念頭」,這都落於一邊。
或是:「這些念頭升起,完全都不想去理會它」,這又是一邊。倘若執著於這兩邊,其實都不是正確的修行。

這是一開始,佛陀對於金剛經的開示。關於講解金剛經的方式,倘若依照藏文的原文逐句講解,在座的各位可能會感覺非常的煩瑣或無聊枯燥。對於講述者而言,只有三天課程的時間,也無法逐句講解詳盡。因此,我( 仁波切 )會以講述此部經典的主要修行觀念、義理,以這種詮釋的方式來做講解。特別是,在座的各位,有些並非寺廟的僧伽、阿尼,大家可能都為各自的工作忙碌而無法每天花很多的時間研讀。因此,此處就金剛經的重要義理而作開示,以祈使大家能夠把握住修行的義理,這是比較有意義的。

在這部金剛經中,其實並未同時開示很多複雜的、或不同的修持方法。
它所教授開示的是什麼呢 ?是「如何轉變自心」,「如何讓我們從心中增長功德」。
總結而說:到底這整部的金剛經,佛陀要為我們開示的,是什麼義涵呢 ?
概略的意義,就是教導我們如何調伏、轉變自己的內心,以及,如何讓自心能夠生起功德。
因此,對於這樣的教法,需要的是自己於平常時,能夠將經典中的修行義理融會到生活與工作中去修持。如此才能有較大的助益。尤其是平常我們沒有辦法到山林、寂靜處去做長期的修行,所以能於日常的生活將義理融會到生活中,才是一個「方便」的修行方式。

問:金剛經裏有許多教法,請問仁波切,如何將教法透過一些善巧方便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以解決困難與修持?

答:首先,第一步是我們自己要深入思惟此生的生活形態,思惟自己到底在生活上遭遇的是如何的煩惱、痛苦或困境。
例如眼前所遭遇到的困難、困境,我們都需好好的觀察,到底這些困境是緣自於缺乏物質錢財而造成,或是因為內心裏,我們因不具有此種的思惟能力而造成自身的執著、無明等等。於不斷的觀察當中,自然的,就會生起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問:持咒或修法時,常會產生諸多念頭,當妄念生起時,因為無自性、所以念頭本身無有好壞,所以我們只是看著它?但我記得蓮華生大士曾說:雖說念頭本身無好壞,但因果業力卻執行取捨「有如麵粉之微細」,所以我們是否應在念頭生起時便轉念以修行?

答:在修行當中,於念頭生起的當下,如果有了一個遮止的意念以提醒不要生起任何的念頭,卻為了要遮止或處理一個念頭,進而產生了第二個、第三個念頭……,因此,要去遮止念頭是沒有辦法的。
所以,在念頭生起的當下,你就只是:「知道」這個念頭生起,並將念頭當作「沒有主人的東西」一樣,一點都不理會它。若起了「遮止」的念頭、「如何處理這個念頭」之意念時,就會又產生第二個、第三個念頭。
至於蓮師曾開示,關於「因果之取捨有如麵粉之微細.....」,無論如何,從某一個角度來說:如果我們真的依循佛的教法來修持的話,所有跟法相應之惡業、惡念,自然的,會不斷的減少。只要你是「如法」修行,與法相違的另外一面,自然會減少。
我們於禪修的當中,當各種念頭生起的當下,如果你很在乎念頭生起,試著用各種方法來遮止念頭生起,往往會產生反效果。譬如:許多人在修行時,一開始的心是非常急躁的。因此,當念頭起時,內心對那些念頭會產生很大的嗔恨意念;為了斷除及消除升起的念頭,用盡各種方法想去遮止意念,到後來甚至導致了精神方面的異常。
這是緣於不斷的在意念上打轉,從而產生更多的念頭,使得整個心一直不安穩,結果反而導致成一些瘋顛的情況。

問:剛才仁波切有提到:於禪修時,即便是好的意念,亦不應執著。因此,想請問仁波切:如果連好的意念都不執著的話,那如何修行?例如:因為觀想「人生無常」的念頭,所以才想好好的修行,而這不就是一種執著嗎 ?若無這種執著,也好像不知道修行動機是甚麼,好像也無法修行。因此,請仁波切開示:如何做到不執著,而又能好好的修行 ?

答:「暇滿人身難得」、「無常」的道理,這是修行的前行。於一開始,即須透過這樣的思維,了解人身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果這世不好好的修行,來世不見得能夠得致寶貴殊勝的人身,這是屬於修行的前行。
當前行進入至正行時,正行的修持,則是在「心」上的修持。這時心的修持,對於一切善與惡的念頭,需完全放下。
一般而言:修行當中的種種清淨意念,甚至到菩薩初地以上的修持,祂們眼中所看的這個世間,都是清淨的淨土。但是,即便祂們看到的是清淨的淨土,連這個念頭都是要斷除的。
為什麼呢 ?
因為當我們起了一個清淨的好意念時,這代表什麼 ? 這代表你有另外一個不清淨、不好的意念「對照」在那個地方,你才有此清淨的意念,並且認為這是好的意念。
所以,當你說:「我現在起了一個清淨的意念」之後;但這也代表後面跟著的,會接續著一個相對的、不好的、不清淨的意念對照。修行需能「超越」於此。

問:倘若如仁波切所說,則遠離快樂、不快樂,希望、失望、仁慈、殘暴,清淨、不清淨的意念等等,那麼,「心」還剩下什麼?


答:於佛陀的教法曾講到,究竟的義理、境界,並非文字所能詮述的。我 (仁波切)以前也常常做這樣的譬喻:就像你對一個從來沒吃過巧克力的人說,今天我嘗了一塊巧克力:台灣或是印度的巧克力,然後告訴他:台灣的巧克力,味道是如何如何,印度的巧克力味道又是如何如何……,對於那個聽聞者而言,是完全沒有辦法體會到底是什麼滋味。所以,修行上一直強調著,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如法的修持,而於修持的過程中,就會有相對應的覺受。

你也可以說,於佛法修行上,其依止的涵意,是為了要讓自己於未來再次投生時,能夠捨棄這種「不得自主」的狀態。
譬如:緣於往昔所造的種種業力,讓我們不得自主的再一次得到這樣的輪迴的一種人身相。若於修行當中,仍具有各種的善惡意念時,仍然會造業。來生,則可能投生至畜牲道,譬如投生成一隻豬、牛、或雞,那麼,當你投生為種種畜生時,所面對的,是任人宰割、宰殺的痛苦。而我們內心真切的不希望具有這種的痛苦的遭遇。因此,在此生的修行中,可以說依止的意義,便是在於讓自己能夠真正自主的、摒除不清淨的意念而投生,能夠達到像諸佛菩薩般的清淨投生。

因此,也可以說,現在自己具有這樣的一個機會、具有這樣的一個主導,能夠自己追求未來的喜樂與自主的機會;就像現在,機會正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。
你也可以說,於佛法修行上,其依止的涵意,是為了要讓自己於未來再次投生時,能夠捨棄這種「不得自主」的狀態。
譬如:緣於往昔所造的種種業力,讓我們不得自主的再一次得到這樣的輪迴的一種人身相。若於修行當中,仍具有各種的善惡意念時,仍然會造業。來生,則可能投生至畜牲道,譬如投生成一隻豬、牛、或雞,那麼,當你投生為種種畜生時,所面對的,是任人宰割、宰殺的痛苦。而我們內心真切的不希望具有這種的痛苦的遭遇。因此,在此生的修行中,可以說依止的意義,便是在於讓自己能夠真正自主的、摒除不清淨的意念而投生,能夠達到像諸佛菩薩般的清淨投生。

因此,也可以說,現在自己具有這樣的一個機會、具有這樣的一個主導,能夠自己追求未來的喜樂與自主的機會;就像現在,機會正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。 ( part 3 ‧待續 )

§ 相關延伸閱讀:  
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 (1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4

【與你談談金剛經(2)】http://khenchen.pixnet.net/blog/post/11894221



 版權所有‧ 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對唯一中文官網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( The Eastern Sun  Group‧敏卓林佛學院編輯團隊),謝謝!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asternSun 9 的頭像
    EasternSun 9

    敏卓林堪千仁波切官方部落格 ─ 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

    EasternSun 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