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1872594_10215404869393929_6585716567823842307_n.jpg

233370611_10215404912355003_7700892517125293752_n.jpg

 

( 此影音視頻為敏林堪千仁波切親自編輯配樂,供養十方 )

敏卓林佛學院的結夏安居已於 2021.7.24 於楗椎聲中掀開序幕,是願吾人一如貧女難陀,發心於佛前供燈 ;在心之深處,為法界點燃長明心燈。在持咒祝禱與持續淨利他的實踐與行動中,歡喜為他人所借光。

並於此萬法現而無自性的如幻境界中,如斯發願與迴向:祈願利樂源泉佛教興,祈願世世享受微妙法,祈願一切國土增吉祥,祈願眾生一同獲正覺 !

232396715_10215404912114997_6044179891575820614_n.jpg232159150_10215406769961442_328671934178686334_n.jpg231627920_10215406761361227_7282556500194691773_n.jpg230797568_10215406773601533_951440244425216602_n.jpg

228986947_10215406762001243_7019493600425794634_n.jpg

敏林堪千仁波切與您分享: 阿闍世王問佛出家具何益 ?

時序進入了藏曆六月,每年的藏曆六月十五,寺院便開始結夏安居了。眾所皆知,有許多人放棄了俗世生活或一般的生活,而加入了寺院叢林的生活。 有些人緣於瞭知益處,有些人則實踐以體驗。一些人永久加入或直盡此生形壽,一些則是暫時加入兩三年,抑或再長些的時間。當今的世界充滿奇趣、五光十色,時常人們會問:「何以要出家,有什麼好處呢? 」我們看到今天雖然全球新冠疫情仍持續延燒,然而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解封了。當人們享受假期而前往其他國家或在本國旅行,我們瞭解需要遵循的種種防疫規則無非是為了確保人們的安全。 同理,出家眾遵守規則或僧團的戒律,也意味著其所遵守是為其利益所制定的規則。 所以,此際我 ( 敏林堪千仁波切 Kyabje 9th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)想藉由佛陀與阿闍世王的對話開示,與大家分享出家或寺院生活的好處。

正如經典所云,彼時世尊與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王舍城,屬於耆婆王子( Jãvaka Komàrabhacca)的芒果園中 ( Rajgir .in Bihar, India  王舍城,後取「羅」、「閱」、「揭」三字諧音訛作「羅閱祇」,為印度古城,位於今比哈爾邦那蘭達縣。是佛教八大聖地之一 )

彼時阿闍世王決定拜訪佛陀。 阿闍世王於頂禮佛陀後坐於佛旁。

「尊者,我想教您一個問題」阿闍世王說。  「 大王啊,您可以問任何你所想問的。」

故而阿闍世王問世尊:

「尊者,在我的王國里,人們從事各種職業,每一種職業都需要一種特殊的技能。 有馴象師、馴馬師、馬車夫、弓術家、搬運工、兵營將官、突擊兵、皇家重臣、前線軍、騎牛軍、軍隊勇士、鎧甲兵、家奴、理髮師、侍浴者、廚師、製花環者、洗衣工、織工、編籃者、陶藝家、統計學家、會計師等等。 而這些人都以有償的形式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。 這使他們能夠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和舒適,並能供養僧團和僧人。你能說明出家比丘、比丘尼的生活有什麼好處嗎?」

阿闍世王告知世尊自己已經向其他靈性導師提出了這個問題。 一位回答說,善行中不具一分功德,惡行中不失一分功德,故而比丘的行持比常人的行爲更為明智。另一位回答說,每個靈魂都會重生一定的次數,是以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的,命運掌控了一切,眾生想得解脫也必須經歷一段固定的生死輪迴,這一點他得出了同樣的結論。 又另一回答說,人死則隨之一切都消滅無餘。死後沒有心識、投生來世等,也沒有業的果報。人死後會消滅,他也歸納出同樣的結論。再或認為人死後,具永遠不滅的靈魂,所以極端地推論殺生無罪。

阿闍世王說:「尊者,現在我向您請教這問題。」

世尊說:「倘若你家有奴。 他在你起床之前起床,在你入睡之後方眠。他對你謙遜恭敬,願意做你所欲與歡喜的事,並預見到你的每一個需求。 某日他或許也會反思你和他的之間地位的差異;並讚嘆善行果報的殊妙,想及是否也可以藉由累積更多的功德,得致和你一樣的福德果報。 所以他從你的宮殿逃出,剃掉頭髮和鬍鬚,穿上黃袍,成為出家人。他很快就學會了自制安住於身口意、滿足於最簡單的飲食住處,並且無樂於孤獨。 如此,你會催促這個人以奴隸的身份,回到你的宮殿,一如從前服侍你嗎?」

阿闍世王說: 「當然不會,世尊。相反地,我會禮敬他,尊重他,並起立迎接他,邀請他坐,供養他所需的一切;請他接受我供養的袈裟、缽食、住所及醫藥。並且提供他正當的保護、防衛與安全。」

 「若是如此,那麼,這不就是可見的出家功德與利益嗎?」

231627920_10215406761361227_7282556500194691773_n.jpg227661592_10215406763081270_4191378944033109042_n.jpg232026349_10215406771401478_9102621377306315998_n.jpg231525582_10215406772201498_7818865130356827254_n.jpg231489948_10215406765281325_8200345564599251898_n.jpg233229042_10215406762361252_6742249651682402092_n.jpg231238502_10215406770681460_7650736967182614142_n.jpg232939240_10215406763481280_5649602496066802656_n.jpg230993682_10215406764961317_1808675012494175141_n.jpg230569388_10215406774001543_7226425854755937596_n.jpg229050479_10215406766441354_6383312335347260533_n.jpg

225240703_10215406772521506_7882407737885177244_n.jpg231106088_10215406767241374_8244110101917271088_n.jpg230993593_10215406766881365_2966682713420475526_n.jpg230642688_10215406774321551_6244480106407440178_n.jpg228011567_10215406768321401_8473142075177455063_n.jpg229047626_10215406767961392_1963236932538124194_n.jpg

230797568_10215406773601533_951440244425216602_n.jpg228986947_10215406762001243_7019493600425794634_n.jpg227288140_10215406773281525_1892205898601672346_n.jpg227232487_10215406763801288_1707510741121655229_n.jpg225418737_10215406768681410_5159882034123216022_n.jpg224872341_10215406766041344_671344468633525686_n.jpg

阿闍世王認同世尊所說;國王說:「我同意。 但請世尊能否再告訴我一些寺院生活的其他好處?」

世尊說:「倘若世間出現一位完全開悟、智慧圓滿、善心無量、無上指導的導師。他說法初善、中善、後善,具足義理與辭句,顯示徹底圓滿與清淨的梵行。 當一個生活在此世間的普通人,聞此師者教法,而對自己說:『世上的生活充滿了焦慮和煩惱,是塵擾之途,難以獲得聖潔。 然而,這位人天導師所信奉的寺院生活,無憂無慮,容易獲得聖潔。 我要剃掉頭髮和鬍鬚,穿上黃袍出家。』於是其捨棄了財富,告別親眷。 成為一位模範比丘。 他在行為與行處及所食用之物一絲不苟。依戒自律,意識到避免小錯誤的危險.他遵守善言行的最高原則,守護其感官六根之門,具足正念與正知,並且知足。

在學會了以善言行的原則生活,學會引導自己的感官,具足了清淨的戒蘊、諸根律儀、正念、正知與知足之後,比丘選擇前往了一些他可以禪修的寂靜處。

比丘現在將心思轉向來自真理的智慧,引導其心,使心傾向於智見。他了解到:這是我的身體,擁有色身,由四大所組成,源自父親與母親,依靠飯與粥來增進它。它是無常的、會受到觸痛與壓迫的、會解體與分散的。他也了解到,這是我的心,依靠色身的支持,並且與色身有密切關係。

想想切割完美、沒有瑕疵的寶石。 它是半透明的:你可以在其中看到賦予其顏色的藍、紅或橙等色線; 出家比丘能像這顆寶石一樣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色身。 藉由修行,他擁有了強大的靈性力量。

他能一身分身多身; 然後能再次成為一體。他能自在出現與隱沒、穿過一堵牆或一座山。 他可以像水一樣穿透堅實的地面; 可以在水上行走不會沉沒,彷彿在地上行走一般。他可以盤腿遨遊於空中,一如飛鳥。他可以到達太陽月亮一般高處,以手觸摸日月。

想想一個陶藝家,他的心智與雙手的技巧相結合,可以把泥土形塑成他所想要的任何形狀;比丘亦如是,專注心智,可以讓自己做其所欲之事。  這些,大王,正是從寺院生活中得致的好處。

231705105_10215404854073546_5425812896914792353_n.jpg231396057_10215404877634135_3538424617167806573_n.jpg231365265_10215404847073371_2766027339566214316_n.jpg231572196_10215404859873691_3972642552916185703_n.jpg231644425_10215404858713662_2714737003418939706_n.jpg231365265_10215404838993169_1056161200699709960_n.jpg

231837821_10215404848193399_5259667961097299986_n.jpg231764527_10215404841073221_3725976737106730453_n.jpg231767217_10215404857993644_2573333109690602741_n.jpg232100844_10215404849673436_1704140824298931665_n.jpg231837809_10215404863793789_8974187686422504425_n.jpg231806660_10215404850033445_8311808218305616626_n.jpg

231799922_10215404860513707_6731148584659614630_n.jpg232488160_10215404839393179_6449680098229330667_n.jpg231764527_10215404841073221_3725976737106730453_n.jpg231923358_10215404858993669_4345419057215453455_n.jpg232345746_10215404836713112_8265369646453923267_n.jpg232350027_10215404871153973_5628264801351547613_n.jpg

「藉由靈性的修持,比丘的聽力現在超越了正常的聽力,不僅能聽到塵世的聲音, 他也能聽到天上的聲音。  想想一個人走在路上。 他聽到遠處傳來鼓聲。 他的聽力敏銳,足能分辨出正在擊打的是哪種鼓,是定音鼓、中音鼓還是邊鼓。 比丘的聽力變成極度敏銳,可以聽到來自宇宙最遠端的聲音,以及來自地球上最小原子其最微小的聲音。 」

「藉由靈性的實修,比丘現在可以了解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有情的心和心情。他能覺察熱情的心和平靜的心; 憤怒的心和平靜的心; 貪婪的心和淡泊的心;嗔恨的心和平等的心;遲鈍散亂的心和警覺積極的心;專注的心和遊蕩的心; 心胸寬廣或心胸狹隘; 卑鄙之心和高尚之心; 堅定的心和搖擺不定的心; 自由的思想和被奴役的思想。 他認出每個心靈的本質。想想一個人在鏡子或靜止的水中看著自己,看到臉頰上的一顆痣;比丘也如是同樣清楚地看到他人的心思。這些,大王啊,這是從寺院生活中得致的好處。」

「藉由靈性的修持,僧人現在可以憶起其寶貴的歷世。 他能回憶起自己的前世。 他回想起自己的最後一世,最後兩世,最後三世,他知道自己的名字、 他的家人、他吃的食物類型,他享受的歡愉,他遭受的痛苦,以及臨死一刻。想想一個人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。 如果他記性好,便會憶起在每個村莊的逗留。 他能記得每個村莊的景色,在那裏曾和誰說話,以及說過的話;如是,比丘也能同樣清晰地回溯其前世。  」

「藉由靈性的修持,比丘超越了正常人眼而具靈視的天眼。他可以見到眾生的死亡與再度投生──他看到那些因為善業功德的人,因此從下三處投生到善趣、天界;他看到那些失德造惡者,也因而從善趣投生至惡道、苦趣、下界、地獄等處。想想一個人站立在鎮中心一棟高樓的屋頂上,他的視力敏銳,可以看到人們離開一所房子,走進另一所房子。 比丘正是同樣清晰地看到眾生的死去與再度投生。這些,大王啊,正是從寺院生活中得致的益處。」

 

233133023_10215404877474131_5267427223053081862_n.jpg231872594_10215404869393929_6585716567823842307_n.jpg232350027_10215404871153973_5628264801351547613_n.jpg232329161_10215404868553908_4083764214759318046_n.jpg231937350_10215404869713937_4457414894662678539_n.jpg232191979_10215404876754113_7566176950325581193_n.jpg232522615_10215404875314077_248736518690418775_n.jpg232396715_10215404912114997_6044179891575820614_n.jpg233377390_10215404861033720_5933688972899436654_n.jpg232207722_10215404850473456_6885816430384156138_n.jpg232643191_10215404846553358_7730320384947940868_n.jpg231644425_10215404858713662_2714737003418939706_n.jpg232216439_10215404861753738_8259156878929370371_n.jpg232100844_10215404849673436_1704140824298931665_n.jpg232798073_10215404841753238_8465532415441214399_n.jpg231898640_10215404834553058_1209637283121757520_n.jpg232543340_10215404856673611_3356799739556076703_n.jpg231898651_10215404832152998_4343246931433717793_n.jpg232074636_10215404837033120_8419554081025442034_n.jpg232805753_10215404862873766_75909160450711483_n.jpg232021509_10215404857273626_7105232700285900893_n.jpg233074877_10215404862513757_2086701159049361701_n.jpg

「藉由靈性修持,比丘現在了知四聖諦。 他瞭知苦,正如其真實之貌。 他瞭知痛苦之因,因為它確實如此。 他也如實了知苦的止息、如實了知通向滅苦之道。 藉由這些智識,此心從感官之欲與無明中解脫出來。心知輪迴已滅,證得菩提,一切存在的目的已成辦(生已滅盡,梵行已立,應作皆辦,不受後有)。想想一座高山,山頂有一水池,澄淨而靜。 一個人站在岸邊以其敏銳目光看著水中牡蠣、鵝卵石和成群的魚群, 他看透了水裡的一切;比丘瞭知真相,就像此人知道池中一切般的清楚。大王,這是出家生活的無上利益啊!」

阿闍世王聽了世尊的開示,讚嘆著:「尊者,太美了!尊者,太美妙了! 正如有人修復了一座處於廢墟中的建築物。正如有人發現了一顆隱藏的珍貴寶石。 正如有人為迷路的旅行者指明了正確的道路。 正如有人把一盞明亮的燈帶進了一個闇黑的房間。 您以簡單的形象和譬喻啟發我看到了真相。 我請求世尊接受我成為您的弟子!從今爾後,直至此生形壽盡,我至心願意遵從您的指導與服從您。

但是,首先我必須懺悔我的大逆不道。 我是如此軟弱、愚蠢和錯誤。我的父親是一個好人,一個公正的統治者,然而為了獲得權勢王位,我竟殺害了他。 請世尊不要拒絕我, 請幫助我在未來能自我控制。」

佛陀答道:「你的確造作了大惡業。 但在懺悔時,你的作為是誠正的。 我接受你的告解。 那些能見到自己的過患為過患,並依法改正者,能在未來控制自己。」

阿闍世王起身,右繞三匝禮敬世尊後離返回宮。國王走後,佛陀轉向他的僧眾道:「如果阿闍世王不曾殺害他的父親,那麼今天他和我坐在一起,他就會證悟!」

各位仁者,世尊的譬喻開示,是否讓您瞭知了出家的益處?是否您也一如阿闍世王充滿法喜呢?下回我 (( 敏林堪千仁波切 Kyabje 9th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)將與您分享另一個主題,於此之前,在疫情中仍請善護自心與寶貴生命。

~~~ 敏林堪千仁波切 Kyabje 9th Minling Khenchen Rinpoche |本文為慈雲雜誌所邀稿.已刊登於慈雲雜誌 541期( 2021.八月號 ) 

IMG_5763.JPG 

 

 

visit us at │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mindrolinghttp://www.khenchenrinpoche.org │http://khenchen.wordpress.com/

 ◎All rights reserved. 敬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欲轉貼引用,懇請如理如法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官方部落格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,或附上連結網址,謝謝

arrow
arrow

    EasternSun 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