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法音 2006 敏林在臺灣 ‧中觀 ( 1 )】

主講|尊貴的 第九任敏林堪千仁波切 
     口譯| 林昇茂居士
整理編輯|敏林堪千台灣辦事處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壹 【前言】

首先,聽聞教法前,與往常一樣,發起菩提心。
所謂的菩提心,與所謂的正法,或是尊勝的佛法,這二者的意義是一樣的,絕對沒有違反菩提心外,還有另外的法存在。那麼,所謂的菩提心:就是想要利益他人的心念,以及利益他人的行為,就稱為菩提心。具足這樣的心念,無論修習大乘的法,小乘的法,或修習密乘的教法,你都是在修行。如果沒有了菩提心,就不能稱為「如實的修行佛法」,所以,也可以講:在佛陀的一切教法當中,絕對沒有一法是離開「菩提心」的;因此,這樣的菩提心,在修行中,最主要也是由我們自己「現在的心」來修持的。

譬如說:在外相上,看起來是在行使利益他人的事情,但是如果「當下」我們的內心並無有真實利他的意念,雖然外相行為是在利他,卻也不是真正的善業。
譬如,如果有一個人,他到佛堂中修持、點燈、供佛等等,在那個當下,內心之中如果想的是:今天我到佛堂來,是為了讓他人讚嘆我是一個精進的修行人,是為了得到好的名聲…,這樣的意念,在當下,並不是如實的修持。

同樣的,在外相上看起來,好像不是好的事情、好的善行,但是,發心清淨正確,那麼,在當下,它也是一個善行。例如一位母親,她打罵自己的子女,那麼,於當下,她的內心,是期盼小孩子在未來,能夠在品德上面更加的增上,能夠具有更好的才能……那麼,同樣的,不單單是母親的作為是這個樣子,還有其他的眾生也是這樣子。當他們為了利益對方的緣故,可能會打罵另外一個人,但是,如果內心是為了幫助與利益他人的緣故,那麼,即使外相上看起來,似乎是在做著不好的行為,但是在當下,他成就的是善業。因此,我們說佛法,所謂的佛法修持,內心的意念是最重要的。

所以,無法從外相上直接判別事物之善惡,而完全取決於當下行事的發心。因此,無論你所看到的外相是什麼情況,都無妨的。最重要的,則是當下內心清淨,具善念。

因此,到佛堂去修行、供養等等,便認為是在修法、在修行,這不是一定的;有沒有在修行,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已的內心!例如:我們今天到這裏聽聞教法,但內心仍夾雜著各種煩惱妄念,那麼,便不能稱為一個修行的人。
簡言之,只要我們的內心當下融合著時時想要利益他人的意念,這就可以了。至於外相上所「看」的是什麼情況,那不是最重要的;外在所看的那個「現象」是如何都無妨,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。如果我們內心失去「利他」的意念,就是最大的過患。因此,在平常,無論在自己家中的佛堂修持,或是共修等等,最重要的是:觀照自心,保持自心的清淨!

所謂的修行,並不是要在佛堂禮拜、供養才叫修行,只要自心時時刻刻存在著利他的意念,時時行利他之行,那麼,這就是在修行。因此,佛陀一切教法的心要,就是具有一顆慈善、善良的心。

是以,禮敬、供養、持咒等等,可說是修行的支分,因為這些都並非真正修行上最重要的核心與要點。無論你在做任何事情,任何工作之際,當下你的發心、動機是如何的?好好關注那點才是最重要的。

例如:今天到這個地方來,如果我們內心是這樣子的發願:為了利益無量有情眾生,能夠得到喜樂、得到究竟利益,我來這個地方聽聞教法;以這樣的清淨意念發心來聽聞教法,在當下就是在修行,如此,時間也不會浪費。

至於今天所要講的,以經、續二部來區分,這是屬於經部的教法。
在佛陀的教法中,經部是屬於「般若」部的教法;般若 教法是屬於可以對一切大眾 公開與 廣泛地 教授。這並不是一個需要秘密的教行與教法。因此,它是屬於經部的教法,主要是佛陀在靈鳩山講述的法。

關於此部教法,有些是佛陀與弟子之間,以問答的形式陳述的,有些則是佛陀親口宣說,無有任何人的請示,直接宣示有關中觀的義諦。佛所說的、有關中觀這方面的義諦,可以說,是經部教法中最重要的見地。

在經部中,有關修行時行儀 方面的 教授,最重要的,包括了如:《入菩薩行論》,及佛所說的戒律、律典。至於行方面,在經部,有一些次第,經由淺而深,非常深刻的實際修行的法門,這些就是有關經部的見、修、行之所依。

見,即是中觀的見地,佛陀也開示: 在修行時,首先,必須要在見地上面,有很好的確認,有了很好的見地之後,那麼你的「行」就能修持得很好,這就好像當我們在禪坐的時候,首先,身體如果能保持正直,那麼進一步的,我們的心念,也就能夠保持正直,所以,相同的,在修行之中,於「見地」與「行」二者之間,也是類似這樣的關聯。

例如:在還沒有進行禪修之前,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,之後,坐下來想要修持,但你的心卻不易如實安住在修持當中。因此,在修持之前,應維持不要過量的飲食,吃少一點有助於修持等等。像這些都是修持時,有關行儀的教授。

佛陀為了幫助弟子能夠調伏、平息弟子自心之故,所以開示了許多有關戒律方面的事項。譬如對出家眾而言,提及了:在日常間不要大聲說話,走路以和緩的方式,而非以歌唱跳舞,大步跳躍,這是不適合修持的。對出家眾而言,吃飯時不應發出大聲的咀嚼聲等,這些主要都是為了調伏內心;當外在的行為調伏了,內心也就柔和了。

佛陀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,由最淺至最深的法要,都是在教導如何調伏自心。
心若能調伏,各種喜悅即能自然而生。我們現在的內心,充滿各種慾望念頭,所以無法達到各種喜樂而充滿痛苦。例如:我們現在無法調伏自心而無喜樂之感,當我們看到他人處於喜樂之境時,往往就會產生忌妒之心,不單是忌妒心,甚至會用各種方法破壞他人的喜樂清淨,並讓他人受苦。然而,當他人在受苦的同時,我們自己也受到更大的苦,因此,自己的內心失去喜樂清淨時,各種痛苦已應運而生。

關於我們的慾望,( 希望得到各種外在的權力、財富等等。當我們得到時,卻又不知道滿足,因為有這種強烈希望的心,又不知滿足,因此無量的痛苦伴隨而生。 

由於心處於無有喜樂清淨,甚或進一步產生想要傷害他人的意念;卻也正由於心已失去清淨喜樂之故,所以產生了身體上的各種痛苦,這是我們可以觀察得到的。因此,就如此的處於「心無法善加調伏,失去喜樂清淨」,就如此的度過了一生。無論多麼有權勢、名聲之人,內心都是充滿各種痛苦,其一生,為了讓自己得到快樂欣喜,但最後卻一無所有。

因此,佛陀在教法中,除了開示了有關行儀的教法,進一步則開示修行的見地。所謂修行的見地,就是如何調伏內心,如何產生快樂、欣喜等等的教法。

佛所說的教法中,大部份是在談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在平常是如何作用的,是怎樣的意念。至於所謂的「中」(中觀)就是離「有」與「無」;非有、非無二邊。稱之為「中」。

佛陀對於有情眾生執著於有的一邊時,即說:到底「有」,「有」什麼呢?

我有我的身體,我有我的眷屬,我有我的部屬,我有我的財產等等,那麼,有了這些之後,所產生的,是種種痛苦,因為有了這些,進一步則必須如何去守護,如何去把持等等,是以,為了除去這種苦的緣故,佛針對眾生所執著的「有」,就說非有,它不是「有」的。

因此,所謂的中觀的開示,即遠離「有無」二邊,執著於「有」,即有「有」的痛苦,執著於「無」,即有「無」的痛苦。例如:沒有什麼呢? 沒有眷屬,沒有財產,從一切的「無」當中,同樣所生的都是苦,因此無論落在「有」邊,「無」邊,所產生的種種都是痛苦。佛陀開示中觀,即是為了讓眾生遠離一切的痛苦。中觀的道理,就是如何讓心安住於本性上。

當我們思惟「有」,或是思惟「無」時,在此當下,事實上都是此「心」在思惟;思惟有,也是心在思惟,思為無,也是心在思惟。如果忽略此點,只是執著於有,無之上,就產生了一切的痛苦…如果了解到,無論你持有何物,其本身都是心在思惟作用,由此,就能平息我們的苦。當佛陀講述到關於行儀如何修持時,總是說任何的行儀(行為)愈簡單愈好。

因此,對於出家眾的生活而言,首先教授,在生活上一切所需儘量簡樸,於生活上離開種種的煩瑣,自然的,心裏面的痛苦就會減少。

各種的痛苦,事實上都是內心所產生的,當內心這種「苦」非常猛烈時,甚至會導至一個人發瘋、發狂。例如:一個人沒有工作時,內心總是煩惱、苦著沒有工作著落,當找到工作時,內心或又煩惱、苦著工作份量的太重了,或不知如何完成與承擔工作,於是內心就一直處在痛苦當中,一切的苦,皆是由心而起。

關於中觀的思想,於佛陀講述教授時,並沒有像後期分為應成派或自續派這兩種見地的區別。
這是後代的弟子,依據佛教授之義理而發展出此二種學派的見地:應成中觀與自續中觀。

應成與自續中觀的見地,都是源自於龍樹菩薩《中論》(即中觀根本論)。依中論解說的差異,而產生了應成與自續兩派別。
(一)


◎版權所有‧ 懇請尊重智慧財產權。如欲轉貼引用, 敬請連結敏林堪千仁波切對唯一中文官網‧【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】( The Eastern Sun  Group‧敏卓林佛學院編輯團隊),謝謝!




 


 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asternSun 9 的頭像
    EasternSun 9

    敏卓林堪千仁波切官方部落格 ─ 敏林堪千仁波切的達瑪師利語自在秘密宮殿

    EasternSun 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